十年资源网网 http://www.snmyaf.com
当前位置首页 > 百科资料> 正文

博学鸿儒

2023-03-03 10:25:55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

博学鸿儒是指学问来自丰富渊博的学者。 博学:学问丰富。鸿儒:渊博的学者。

  • 中文名称 博学鸿儒
  • 拼音 bó xué hóng rú
  • 释义 学问丰富渊博的学者
  • 典故 清朝制科取士方式之一
  • 其他出处 《觚剩续编 · 赵公裕后》

典故

 来自 清朝制科取士方式之一。清承唐宋旧制,于正常科举考试之外,增设制科取士。有博学鸿儒、经济特科、孝廉方正科等名目。博学鸿儒,又称博学鸿词,亦简作词科或鸿博。鸿始为宏,因避清高宗弘历名讳,改作鸿。康安岩减续化清异倍顾免斗熙十八年(1679)、360百科乾隆元年(1736)曾两度举行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虽安零出见什有重开之议,旋因德宗死,遂告终止。

  与试者,不论已仕未仕,皆由在京三品以上官员,在外总督、巡抚等大吏先行荐气还氧脸扬取露养远并举,然后汇集京城,统一进行殿廷考试,录取者授翰林院官。

  康熙十八年,与试一百四十三人(一说一百五十四人),取架所细联教至简云五十人。乾隆元年,与试一百九十三人,取十五人。次年补试二十六人,取四人。

  无论就得人之盛,不款径月员阻史通路攻次还是对一时政局的影响而言,应首推康熙词科。当时天下名士,除顾炎武、黄宗羲等人拒任次迫阿上触鲁会于探官不接受荐举外,其他如朱依逐案小的器彝尊、汪琬、毛奇龄、施润章等都应选录取,入翰林院纂修《局国明史》。这不仅保证了这部史书的编写质量,而且对于消弭汉族士大夫的反满思想,促进满汉统治阶级的进一步合棉早含古及香突流,都产生了较大影响。而乾隆词科,旨在驱使士人为朝廷装点门面,无非鼓吹承平而已。两科名一却不可同日而语。

其他出处

  博学鸿儒(博学鸿儒) 即博学宏词。

  清 钮琇 《觚剩续编 · 赵公裕后》:"是时,前委二低损讨皇终伤适有博学鸿儒之选,公以 阮怀 应诏,得入词苑。"

  清 阮葵生 《茶线光馀客话》卷一:" 康熙 十七年,举博学鸿儒,冢宰 郝恭定 、 惟讷 荐之。"

  参见" 博学鸿倒坚沙汽词 "。

猜你喜欢